福州市疫情怎么样/福州市疫情怎么样最新消息
2022年深秋的福州,街头行人匆匆却有序,商场入口处工作人员认真查验健康码,核酸检测点队伍井然有序——这是福州疫情常态化管理下的日常图景,作为福建省会和经济中心,福州市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冲击时,展现出了一座千万级人口城市的治理智慧与抗疫韧性,当前福州疫情总体可控、稳中向好,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依然存在。
回顾福州本轮疫情,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考验,第一阶段是10月下旬突如其来的局部聚集性疫情,主要涉及鼓楼、台江等中心城区;第二阶段是11月中旬的外省输入关联疫情,闽侯大学城区域受到波及;当前正处于第三阶段,即“动态清零”后的常态化防控期,福州市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近一周每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保持在个位数,且多为集中隔离点发现,社会面传播风险已得到有效控制。
福州疫情防控成效得益于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福州市创新实施“三分区”差异化防控:将社区划分为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分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在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极强的挑战下,福州没有选择简单化的“一刀切”全域静态管理,而是通过大数据研判划定的重点区域开展多轮核酸筛查,实现了“精准围剿”病毒传播链。

数字赋能成为福州抗疫的亮点,依托“e福州”APP打造的疫情防控系统,实现了健康码、核酸检测、疫苗接种、行程轨迹等多源数据融合,开发了“一屏统览”指挥平台和“一线处置”工作机制,当出现阳性病例时,流调人员能够快速调取“时空伴随”数据,精准锁定风险人群,将传统需要数小时的流调工作缩短至分钟级,为疫情处置争取了宝贵时间。
民生保障网络在疫情期间发挥了稳定器作用,福州建立起了“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物资保供体系,设立无接触配送点300余个,确保封控区居民生活物资不断档,针对特殊群体,社区工作人员建立台账,提供上门送菜、送药等服务,市教育局搭建“空中课堂”平台,保障停课学校“停课不停学”,这些细致入微的民生保障措施,有效缓解了疫情带来的社会焦虑。
经济社会的韧性在挑战中得到彰显,福州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包括减免税费、提供融资支持、开展线上产销对接等,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统计数据显示,福州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展现出较强的经济韧性和活力,国际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等重大活动在采取严格防疫措施后如期举行,向外界传递了福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与能力。

当前福州疫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外部输入风险,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和侨乡,福州与国际交流频繁,加之国内部分地区疫情仍有发生,“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存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福州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对入境人员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对进口冷链食品实行专仓检测消毒,构筑了多道防疫屏障。
面对疫情防控的常态化,福州正在探索更可持续的防控模式,一方面加快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接种率提升工作;另一方面完善公共卫生体系,规划建设永久性方舱医院和标准化发热门诊,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防控能力建设,这些长远举措将帮助福州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危机。
福州疫情的防控实践表明,超大城市疫情防控没有简单答案,必须在动态中寻找平衡点,福州通过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和扎实细致的群众工作,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健康,同时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种统筹兼顾的治理思路,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参考。

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不容松懈,随着冬季来临和病毒变异,福州仍面临不确定性挑战,但有了之前的经验积累和体系准备,有了市民的理解配合,有了科技的有力支撑,福州有信心有能力守住疫情防线,守护好有福之州的人民安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