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冠疫情防控最新规定:浙江省新冠疫情防控最新规定通知
随着新冠病毒变异和疫情形势的动态变化,我国的疫情防控政策始终秉持科学精准、因时因势的原则不断优化调整,浙江省作为经济大省和开放前沿,其防控措施既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又紧密结合本省实际,备受关注,浙江省根据国家最新版防控方案,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新冠疫情防控的具体规定,旨在更加高效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将对这些最新规定进行梳理和解读。
最新规定的核心基调是“科学精准、动态清零”,但更加强调“精准”二字,力求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精准规范风险区域划分与管理
根据规定,浙江省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将风险区域精准划分为高风险区、低风险区两类,不再设立中风险区。
- 高风险区的划定更为谨慎,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封控管理要求“足不出户、上门服务”,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则及时解封,做到“快封快解”。
- 低风险区指高风险区所在的县(市、区)的其他地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强化社会面管控,各类人员有序流动。
此举旨在精准管控住疫情源头,避免“一刀切”式的全域管控,确保在控制疫情的同时,尽可能不影响低风险区域正常的社会运行。

优化调整核酸检测策略
核酸检测策略是本次调整的重点之一,体现了更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 缩小范围、减少频次: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而是根据防控需要,仅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其他人员愿检尽检。
- 精准筛查:疫情发生后,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科学评估风险范围,精准划定核酸检测区域和人群,“不搞大水漫灌”。
- 便利服务:各地继续优化便民核酸采样点布局,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满足市民“愿检尽检”和出行需求。
优化人员流动与出行管理
人员跨区域流动的管理也更加人性化和精准化。

- 取消“落地检”:根据国家政策,浙江省已取消跨区域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
- 便利交通出行:乘坐飞机、高铁、火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等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
- 关注重点场所: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仍需查验健康码和规定时限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保护脆弱人群,其他公共场所基本不再查验健康码和核酸证明。
完善分类救治体系,加强医疗保障
面对奥密克戎毒株致病性减弱但传染性增强的特点,规定要求将防控重心更多转向医疗救治。
- 分级分类诊疗:完善分级诊疗方案,轻症、无症状感染者一般采取居家隔离或自愿集中隔离,基层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作用,为居家人员提供健康咨询和用药指导。
- 保障正常医疗秩序:确保医疗机构急诊、分娩、手术、肿瘤治疗、血液透析等关键科室的医疗服务不因疫情中断,畅通急救绿色通道。
- 加强物资储备:加强抗病毒药物、中药、急救设备等医疗资源的储备和供应,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加快推进疫苗接种
规定再次强调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尤其是老年人接种,通过设立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多种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努力提高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率,构建免疫屏障。

总结而言,浙江省的最新防控规定是顺应病毒变化特征和疫情防控新形势的必然之举,它并非“放开”或“躺平”,而是将有限的防控资源投入到最关键、最有效的环节,是更高水平、更高效能的精准防控,这对各级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智慧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需要我们每个公民的积极配合——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积极接种疫苗,共同筑牢群防群控的基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动社会经济活力的全面恢复,守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