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上海办事处/香港政府上海办事处主任
外滩的钟声与维港的涛声,跨越千里共振,在上海繁华的淮海路上,一扇特殊的窗口悄然连接着两座亚洲传奇都市——这里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以下简称“上海办事处”),自2006年成立以来,这座藏身于现代化写字楼中的机构,已成为沪港双城故事中不可或缺的叙事者,更是国家战略中香港与内地融合的微观缩影。
上海办事处的设立源自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回归后的香港需要更深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而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与香港的经贸互动日益频繁,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香港在上海累计实际使用外资中占比超过30%,连续多年位居首位;同时超过10万家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其中长三角企业占比显著,这些流动的数字背后,需要实体机构的支撑与润滑,上海办事处应运而生。
这座“香港驿站”的功能远不止于经济桥梁,走进办事处大厅,香港元素的艺术陈列与数字化展示相得益彰,这里既是向华东地区推介香港营商环境的信息枢纽,也是为在内地工作生活的香港人提供领事保护与服务的“家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他们协助处理了数百起港人紧急事务,从证件办理到医疗援助,成为特殊时期的“生命通道”,这种职能延伸彰显了香港政府服务范围的拓展与治理理念的转变。

在国家发展的大棋局中,上海办事处的战略定位日益凸显,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香港与长三角的合作从传统的经贸投资向科技创新、人文交流等领域拓展,办事处近年牵头组织了一系列沪港科技论坛,推动两地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合作,2022年举办的“香港周”活动,首次将香港的影视、艺术设计、表演艺术等文化创意产业成体系地引入华东地区,打破了单一经济合作的传统模式。
这座连接双城的桥梁正在面临新的时代使命,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面临新挑战,需要更深层次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上海办事处的工作重点也从促进双向投资,逐步转向协助香港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政策等国家战略,有学者指出,这种转变反映了香港从“超级联系人”到“深度参与者”的角色演进。

透过上海办事处的窗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机构本身的运作,更是一种新型治理模式的探索,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内地设立的代表机构,其既要保持香港特色,又要深入理解内地运作方式,这种双重属性本身就是“一国两制”实践的具体化,办事处在处理涉港事务时展现的专业性与灵活性,为其他跨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望未来,上海办事处的使命将更加多元,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线上交流日益频繁,但实体机构的价值反而更加凸显——它不仅是功能性的存在,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和文化的载体,未来办事处可能需要更加注重青年交流、文化软实力建设等维度,成为增强香港与内地情感联结的重要节点。

黄浦江与香江,两水同源;上海与香港,双城共辉,香港政府上海办事处作为连接两地的实体纽带,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经济功能,成为国家融合发展的微观体现,在这座不到千平的办公空间里,每天都在演绎着香港与内地共同发展的故事,这些故事汇聚起来,正是一部生动的“一国两制”实践史,也是一幅动态的国家发展画卷,随着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这座沪港之间的桥梁必将承载更多使命,继续书写双城互动的精彩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