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抗击疫情(郑州大学抗击疫情赵华东)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打破了原有的宁静与秩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大学不仅是一座传授知识的象牙塔,更成为了抗击疫情的重要阵地和坚强堡垒,全体郑大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用实际行动书写了高校抗疫的壮丽篇章,彰显了一流大学的担当与力量。

迅速响应,科学部署,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郑州大学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学校迅速制定并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建立了覆盖全校、精准到人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校园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加强门禁管控,对进出人员实行身份核验、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后勤保障部门全力以赴,确保防疫物资储备充足,定期对教学楼、图书馆、宿舍、食堂等公共区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清洁消杀,校医院医护人员白衣执甲,24小时值守,承担起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应急处置等繁重任务,成为校园健康的“守门人”,这套快速、科学、严密的防控体系,极大地降低了疫情传入和扩散的风险,为全校数万名师生员工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线上线下,无缝衔接,坚守立德树人使命

郑州大学抗击疫情(郑州大学抗击疫情赵华东)

疫情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郑州大学坚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原则,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全面转入线上教学,教师们迅速学习掌握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化身“主播”,精心准备每一堂云端课程;学生们适应新的学习模式,在屏幕前专心听讲、积极互动,教务处、信息管理中心等部门通力协作,保障网络畅通,提供技术支持,确保线上教学高质量平稳运行。

对于必须进行的实验、实践等环节,学校在严格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科学安排、错峰进行,尽力保证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高度重视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开通心理援助热线,组织在线讲座和团体辅导,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情绪,培养积极心态,从线下到线上,改变的是授课方式,不变的是郑大教师立德树人的初心和学子们求知若渴的热情。

同心抗疫,无私奉献,彰显郑大人的担当与情怀

郑大的抗疫斗争,是一部由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谱写的感人史诗。

郑州大学抗击疫情(郑州大学抗击疫情赵华东)

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坚守岗位,值班值守,深入一线解决实际问题,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学生志愿者们主动请缨,穿上红马甲或防护服,协助维持核酸检测秩序、配送餐食、搬运物资、宣传防疫政策,他们年轻的身影活跃在校园最需要的地方,用奉献和汗水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许多教职工舍小家为大家,驻守校园,与学生同吃同住,既是学业导师,也是生活顾问,更是心理辅导员,给予了学生家人般的温暖与陪伴。

更令人动容的是,郑州大学多家附属医院作为河南省疫情防控的定点救治单位和主力军,承担了最艰巨、最危险的任务,数以千计的医护人员逆行出征,不仅守护郑州,更是驰援武汉、上海等全国各地,奔赴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他们用精湛的医术和无畏的勇气,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展现了“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职业精神,为全国抗疫大局贡献了至关重要的“郑大力量”。

科研攻关,智援抗疫,贡献高校科技力量

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郑州大学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积极组织开展应急科研攻关,科研团队围绕病毒检测、药物研发、疫苗研究、防控策略、心理干预等领域,集中力量展开研究,产出了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为科学防控疫情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在快速检测试剂盒开发、流行病学模型预测、防护设备改良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将论文写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郑州大学抗击疫情(郑州大学抗击疫情赵华东)

历经数年的抗疫大考,郑州大学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这份答卷,写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对职责的坚守、对科学的求索和对家国的热爱,它不仅是校园内部成功防疫的范例,更是高校服务社会、勇于担当的集中体现,当前,疫情虽已进入新阶段,但郑州大学在抗疫斗争中凝聚起的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精神力量,必将持续激励全体郑大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推进“双一流”建设、服务国家发展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这座巍巍学府,在风雨洗礼后,必将更加坚韧和充满生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