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郑州商场 南昌有开门吗:疫情郑州商场 南昌有开门吗今天

2021年夏天,德尔塔毒株突袭郑州,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再次被推上抗疫前线,7月31日,郑州市发布通告,要求全市各类商业场所暂停营业,距离郑州约700公里的南昌,商场依旧开门迎客,只是入口处多了测温仪和健康码扫码牌,两座城市,两种景象,折射出中国城市在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间的不同抉择。

郑州二七广场往日人声鼎沸,如今只剩保安和保洁人员的身影,大卫城、万象城、正弘城等大型商场全部闭门谢客,橱窗里的模特依然保持着优雅姿态,却无人欣赏,只有超市和药店通过预约方式有限开放,满足市民基本生活需求,一位商场负责人表示:“闭店一天损失就在百万级别,但疫情防控是头等大事。”

商场关闭产生连锁反应,专卖店员工小王无奈地说:“突然就没班上了,公司说闭店期间只发基本工资。”餐饮店老板更忧心忡忡:“备好的食材大部分只能处理掉,外卖业务也受限制。”线下商业停摆,线上渠道成为救命稻草,许多商家转向社群营销和直播带货,试图弥补部分损失。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南昌市各大商场仍在正常营业,南昌市政府采取精准防控策略,未要求商业场所全面停业,百盛、天虹、万达等商场入口处,工作人员认真检查每位顾客的健康码,体温检测仪发出规律的滴声,商场内人流虽不如往常,但购物、餐饮区域仍有一定客流量。

疫情郑州商场 南昌有开门吗:疫情郑州商场 南昌有开门吗今天

“我们每天消毒五次,员工全部完成疫苗接种,顾客也配合防疫工作。”南昌某商场管理人员介绍:“政府没有要求停业,我们就想办法在安全前提下继续经营。”南昌采取的措施代表了许多低风险地区的选择——在不放松防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持经济正常运行。

两座城市的差异背后是精准防控理念的实践,郑州作为疫情中心区,采取严格管控措施;南昌作为低风险地区,保持相对正常的经济活动,这种差异化策略正是国家卫健委倡导的“科学精准防控”体现——不搞一刀切,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施策。

商业场所的开关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是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难题,完全封闭固然有利于疫情控制,但对经济民生造成巨大冲击;完全放开则可能引发疫情扩散,如何在二者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考验着各地政府的治理能力。

疫情郑州商场 南昌有开门吗:疫情郑州商场 南昌有开门吗今天

疫情改变了商业生态,无论开门与否,线下商业都面临巨大挑战,郑州商场虽然关闭,但许多商家通过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方式维持运营;南昌开门迎客的商场则必须严格执行防疫措施,承受客流减少的损失,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必然趋势,数字化能力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存必备。

未来商业的复苏之路不会平坦,即使疫情结束,消费习惯和商业模式的改变也将持续,商场不再仅仅是购物场所,更需要提供体验、社交和文化价值,疫情防控措施可能长期存在,测温、健康码或许会成为商业场所的标配。

经过一个多月的严格管控,郑州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商场开始有条件恢复营业,首批开放的是超市、便利店等民生保障场所,随后购物中心也将逐步开放,但客流限制、消毒要求等措施不会放松,郑州商业的复苏将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商家和消费者的共同适应。

疫情郑州商场 南昌有开门吗:疫情郑州商场 南昌有开门吗今天

疫情终将过去,但留下的思考不会消失,如何在突发事件中保持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如何建立更加灵活有效的应急机制?如何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回答。

当郑州商场重新开门迎客,当南昌商场继续正常运营,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城市在疫情下的韧性与智慧,每座城市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径,平衡生命健康与经济民生,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在挑战中寻找机遇,这或许就是中国抗疫的微观缩影——既有一致的原则,又有灵活的策略,在艰难时刻守护着正常生活的微光。

发表评论